梵蒂岡城國於西元1984年登錄世界遺產
羅馬&梵諦岡一日遊 ,旅行社有安排當地導遊講解~
(下圖為聖彼得大教堂登頂後 ,俯視梵諦岡及羅馬 ,by網路抓圖)
大圓頂132.5公尺高
登頂需另外買票
登頂入口: 教堂最右邊
票價: 自己爬551階=8歐元 ;搭電梯+爬330階上去=10歐元
登頂時間: 4月至9月-7:30-17:00 ;10月至3月-7:30-17:00
聖伯多祿廣場Obelisco di Piazza San Pietro (=聖彼得廣場)
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
1656至1667年由貝爾尼尼設計
長340公尺+寬240公尺
整個廣場有兩重巴洛克式柱廊環繞
兩旁廊柱上 ,有140尊聖人雕像
25.5公尺的巨型花崗岩方尖碑
追溯至古埃及時期 ,由羅馬皇帝卡利戈拉Gaius Galigula自埃及帶回
上頭飾有教皇的盾形紋章及十字架
貝尼尼噴泉Bernini Fountain
(方尖碑另一側的是馬德爾諾噴泉Maderno Fountain ,沒拍)
噴泉旁有梵蒂岡郵局 ,可以買郵票
宗座瑞士近衛隊
1506年於教宗朱利葉斯二世領導下建立
主要任務為保護教皇
必須是: 瑞士居民+19-30歲+信天主教+高中以上學歷+174公分以上
據說十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進攻梵諦岡 ,有100多位瑞士死守在聖彼得大教堂外保護教皇 ,教皇下令從此世代都雇用瑞士青年來保護教皇
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(聖彼得大教堂)
建於1506至1626年
全世界最大教堂
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
歷任教宗大多安葬於此
室內保有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&拉斐爾的壁畫與雕刻
參觀時間: 10月至3月-7:00~19:00 ; 4月至9月-7:00~18:30
免費參觀
不能穿無袖上衣、短褲 、短裙入內
彼得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 ,耶穌升天後把金鑰匙交給他 ,彼得得以耶穌繼承人身分傳道 ,成為天主教的領袖 ,彼得傳教至羅馬卻引起羅馬統治者恐慌 ,彼得殉道於尼祿皇帝 ,彼得殉教後被稱為首任教皇 ; 第一任安提約基雅(安提阿)主教,以及第一任羅馬主教
教堂上的十二使徒與耶穌
右方有手持長劍的保祿
左方有手持聖鑰的伯多祿
正門有5扇大銅門 ,分別由不同大師設計建造
從右而左: 聖門+聖事門+中門+善惡門+死門
聖門平時關著 ,只有聖年Holy Year或每25年才由教宗親自打開(維持一年) ,下次會再2025年開啟
中門上方為祝福陽臺 , 重大的宗教節日教宗會現身於此 ,為前來的教徒祝福
聖門平時關著 ,只有聖年Holy Year或每25年才由教宗親自打開(維持一年) ,下次會再2025年開啟
教徒走過聖門即可獲得贖罪
下圖: 為2015年( 慈悲聖年Extraordinary Jubilee of Mercy )開聖門
聖殤Pieta'
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1498-1499
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的遺體
聖母胸前衣帶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字
曾被破壞 ,現用防彈玻璃保護著
拉丁刻文:
中央拱頂的4條支柱 ,各敬禮一位聖人: 聖朗基奴斯像St Longinus 、聖海倫娜St Helen 、聖韋洛尼嘉St Veronica 、聖安德肋St Andrew(沒拍到)
聖朗基奴斯像 St Longinus ,1639年由貝尼尼所製
指的是在耶穌被釘時用長槍穿耶穌肋旁的羅馬士兵
聖海倫娜 St Helen
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, 相傳她從聖地打耶穌受釘的十字架碎片帶回羅馬,並成了聖彼得教堂的鎮殿聖髑之一
(聖髑: 宗教聖人的物品 ,或遺體遺骨)
聖韋洛尼嘉 St Veronica
傳說她是在苦路上用麵筋替耶穌抹臉的婦女
貝爾里尼為教皇Alexander VII 設計的紀念碑
拉斐爾生前最後一幅畫作- 主顯聖容 The Transfiguration
聖體傘 Baldacchino di San Pietro
建於1624年 ,教宗烏爾班八世請貝尼尼打造 ,20公尺高+3.7萬公斤重 ,為世界上最大銅鑄物
位於圓頂正下方+聖彼墓地的正上方
一般認為聖彼得大教堂建於聖彼德墓地之上, 聖彼得是十二門徒的第一位 ,也是與耶穌最親近的, 西元67年在尼祿迫害教會時殉道
主祭台下的小地窖就是聖彼得的墓 ,地下墓穴可以下去參觀 ,但當地導遊說回直接通到出口 ,所以我們就沒下去(有團員下去參觀)
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
由米開朗基羅設計
完成於1590年
拱頂下四角有四聖史
主聖壇
只有教宗才可以在此祭壇上 ,面對東昇的旭日, 對朝聖者舉行彌撒
貝尼尼Bernini所製的伯多祿宗座
中間有象徵聖神的鴿子